A+ A-
A+ A-

  由于蓝玉已出征,在她看来朱允烨并无理由再至,况且自己也无法陪他进行沙盘推演。
  “来找你呀!”
  朱允烨干脆明了地说。
  这般赤裸裸的表白让长这么大还没听过这类话的蓝雪沁一时不知所措,脚下软绵无力。
  许久,她才低如蚊呐般发问,“太孙找我做什么?”
  “自然是邀你一同出去玩!还能有别的目的?”
  朱允烨笑着解释。
  听到能与朱允烨外出,蓝雪沁眼睛瞬间一亮,随即又暗下来——蓝玉离府前严令不准自己离开家门,这才令她在池塘边无所事事扔石子。
  然而,朱允烨毫不在意地说道,“怕什么!还有我在呢!”
  接着故作正经的下旨:“我现在就传旨让你陪我去游玩!如果不答应就是违抗圣旨,是要进大牢的哦!”
  朱允烨做出一副恶狠狠的模样逗弄蓝雪沁,她不仅不怕,还笑得花枝乱颤,“小女子唯有遵命咯!”
  看着蓝雪沁如花般的笑靥,朱允烨忍不住说道,“以后不必称呼我为‘皇太孙’,直接叫我的名字‘允烨’就行。”
  说罢,不等蓝雪沁反应,朱允烨便拉起她的手往外走。
  触及那柔软的小手,他更是不愿松开。
  蓝雪沁猝不及防,挣扎了一下却没能挣脱,于是随他奔跑起来。
  两人到达府门前时,蓝府的下人们震惊地看着朱允烨与紧握其手的蓝雪沁。
  等他们缓过神,人影已不见踪迹。
  对首次出门的蓝雪沁而言,街市繁华热闹让人应接不暇。
  逐渐地,她忘记被牵着手的窘迫,开始拉着朱允烨到处询问游历。
  在朱允烨面前,毫无顾虑地展示自己的新奇心。
  尽管是初次相携漫步金陵街头,两人配合默契。
  一边逛街,另一边远离京城的朱元璋仍通过精心打造的情报网密切关注着朱允烨的一切行动,每一步都被详细监控。
  这一次监国经历更像是测试,观察放手之后朱允烨会如何按照自身意愿规划大明方向。
  毕竟即使出现问题也随时能够补救。
  至于能说服蓝玉这一点,朱元璋内心还是颇为震撼。
  毕竟他对蓝玉脾性的了解甚深——桀骜、自负、目中无人,这是他的性格标签;但在用兵之道上,整个朝廷无人能及!
  转而一思索,
  也许是自己的孙儿在军事策略上征服了蓝玉,
  这才使得蓝玉愿意为朱允烨效力。
  毕竟朱允烨先前所展现出的军事才华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深受触动,
  想必蓝玉也是如此感受吧。
  对于蓝玉这个人,朱元璋内心始终有着一份复杂的矛盾:
  他既珍惜蓝玉那卓越非凡的将才——纵观千古,能够与蓝玉相提并论的唯有汉代冠军侯霍去病和唐代名将李靖。
  明朝众多将军相比蓝玉而言都逊色许多;然而蓝玉这人桀骜不驯,
  世间上只有朱元璋自己和他的已故太子朱标能够驾驭得了此人。
  除此之外,
  没人能让蓝玉俯首帖耳。
  像这样的一个人留在下一代继承者手里,
  岂不是给大明皇室埋下隐患?
  倘若朱标健在的话,那么蓝玉将成为他手中一把锐利长剑,在战场上无坚不摧。
  可是,偏偏朱标已然离世。
  每当念及此节,朱元璋便觉黯然神伤。
  这样一位出色的将领若是就如此被处决,实属可惜可叹。
  要是能将其留下,将来扫荡北方蒙古残部可谓如虎添翼。
  如今情况不同以往了,因为他的孙儿也能成功驯服蓝玉这样的猛将,
  这让朱元璋无需再纠结要不要铲除这个危险人物。
  之前的所有顾虑,回想起来都是多虑的了!
  于是,他的嘴角浮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随即,他取过一封密报来读,这份报告详细记述了朱允烨于南京实施税收与监管措施之后的一系列动静。
  “哼,允烨说得对啊!”
  “这些商人唯利是图!真叫人在京城也得把他们诛戮干净才行。”
  当看完有关南京方面的变化后,
  他双目闪过一股凌厉的杀意,并愤恨地道出了这几句话。
  但是,当他发现朱允烨果断将那些未遵守登记规则仍然营业的商人在街头上斩首公示时,朱元璋深感满意地点点头:“好样的孙儿。”
  他认为这些不守规矩之人就应该如此严惩,“应该让人血流成河,以至于他们永远心怀敬畏不敢反叛。”
  而朱元璋进一步阅读至朱允烨对第一批完成登记注册商户提升为皇家商业代理人,并委托其掌管整个金陵商业体系运作部分时,心中更增一分赞叹之感:“真是一个适合坐皇位的孩子啊!”
  朱元璋觉得孙儿虽然年龄小,但手段老道,“既能以武震慑,又能施以恩惠笼络人心,快速分裂商人群体,达到掌控目的。”
  这一番操作让朱元璋接连赞赏不断!
  看到老爷子这般高兴,在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心情也为之好转。
  “看来这税务局监察院确实是一项杰出举措。”
  “它居然可以把全国各地商人的所有活动都置于监督之下呢!”
  “既然如此优秀,绝不能只局限于南京地区。”
  “它理应普及到大明每一个角落中才合理啊!”
  旁边的太监已经数不清朱元璋今日夸赞朱允烨多少次了,可见他对这位孙儿相当满意。
  朱元璋的心情也因此愈发畅快,
  连外出巡视一圈回来,都觉得天朗气清了许多。
  白天的时间飞速流逝过去,
  大汗淋漓游玩一天的朱允烨同蓝雪沁回到蓝府。
  看着因热天红透脸庞的蓝雪沁,朱允烨心底泛起丝丝爱怜,
  直勾勾的目光让蓝雪沁不禁羞涩低头躲避。
  既然已经到达自家门前,蓝雪沁不得不带着不舍放开朱允烨的手。
  “允烨,你何时再次来访呢?”
  她满怀期待地凝望着他。
  朱允烨会心一笑,回答道:“等我有空便会来看你。”
  虽然蓝雪沁很想追问确切时间,可最终还是忍住没有开口。
  但朱允烨一眼看穿她的心思,补充说:“不必担心,只要我一得空,一定第一时间来陪你。”
  听到这承诺,蓝雪沁伸出右手,将小指放在允烨面前,“那我们拉钩吧。”
  朱允烨欣然配合伸出自己的小拇指,“拉钩上吊。”
  随后蓝雪沁说道:“一百年不能变哦!”
  在夕阳映衬下,两人的誓言化作约定,接着蓝雪沁转身欢快地跑回府邸。
  侍从们都惊异地看着她的背影,这般雀跃是从未见过的——往日的活泼如今更添了一分由衷的快乐。
  站在蓝家门外目送她的背影消失,朱允烨登上马车吩咐,“回去吧,该返回宫中了。”
  车子启动,朱允烨心知肚明自己肩上的重任尚多:还有许多宏图待绘!
  回到宫殿后,他即刻着手思考下一步举措——首要问题仍然是那些商人。
  当前在金陵建立税务院与监察院已步入常规,全城商人尽皆登录备案,未登记者非伏法便关门歇业,无人胆敢对抗他的指令。
  现下朱允烨打算推行同样的制度至江南一带,这处大明经济重地自古就有“江南熟天下足”
  的美名。
  南宋时期因拥有江南沃土才得以延续许久命运;现今若能在江南推行这套体系,全国推广亦毫无阻碍。
  但是,实现此宏伟蓝图,却必须有一员得力干将来辅佐。
  仔细考虑后朱允烨意识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合适担当此项重任,不免遗憾感慨道:“如果刘伯温还在该多好啊!”
  随即另一个名字浮现在脑海之中,“雨化田。”
  闻讯现身应召而至的雨化田听令之后答曰:“您且交付臣下您的手谕。”
  “然后召集锦衣卫百人。”
  “前往湖南湖北寻找一个名叫杨寓之人。”
  “记着务必以礼相请带其回来。”
  “决不可延误此事。”
  雨化田遵旨离去。
  这个被提及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历史上经历四朝并为三杨之一杨士奇,号称明朝常青树的他必将助使朱允烨这一宏愿圆满达成!
  雨化田遵照朱允烨的旨意,调集了一百兵马后即刻从金陵出发,一路南下湖北、湖南寻找杨士奇。
  经历半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终于寻得杨士奇。
  那时的杨士奇,并非后来闻名朝野的内阁大臣,而是一个积极谋求仕途的年轻人。
  当雨化田出现时,杨士奇满心疑惑和恐惧,惊呼道:“诸位大人是否弄错了?我不过是有一点功名的小读书人而已。”
  他还紧张地问:“不知道各位大人找我有何贵干?”
  杨士奇神色间充满了不安,生怕被锦衣卫无端逮捕——这锦衣卫的威严在百姓心中可是连小孩子都害怕得不敢啼哭!雨化田试图温和地安抚他:“杨先生不必担心,我们是受太孙殿下之命,请您进京。”
  听闻此言,杨士奇惊讶不已,激动地道:“在下有何德何能,竟得见太孙殿下,实在令人心怀感激!”
  心中不禁对朱允烨萌生出深深的感恩之意。
  “杨先生,请勿拖延太久,我们即刻启程吧。”
  返京的路上显然比去时快捷许多。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