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院长,这卷子~”
  院长:“这卷子堪为甲上。”
  夫子明白,单说这内容,甲上都给少了,可是这卷子实在不像是郁宁写的,夫子小心的提醒道:
  “院长,可是这卷子是郁宁郡主的。”
  众所周知郁宁郡主不学无术,这忽然间答的这么好,是不是有些奇怪。
  院长看向夫子的眼神带着怪异:
  “谁跟你说郁宁不学无术的?”
  夫子:“这,外面都是这么传的,而且,郁宁郡主在书院的三次考试中皆是垫底成绩呀。”
  院长收回目光继续看着手里的卷子,似乎是对郁宁能够答出这样的卷子一点也不意外:
  院长继续道:
  “据我所知,郁宁每次考试只考琴艺一科,自然是垫底的。”
  “还有,她一个月顶多来五次学院,每次只待中午一会便走了,什么都没有学怎么可能会呢?”
  夫子:“啊,这。”
  “就算这样,郁宁郡主这进步也太大了。”
  院长笑着继续道:
  “你知道她父亲郁清大将军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么?”
  夫子问:
  “郁清将军还有一个名字?这并不知。”
  院长缓缓道出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事:
  “弗月公子。”
  夫子大惊:“什么?弗,弗月公子是大将军。”
  当年名震天下的文学之首的弗月公子,极其神秘的一位才子,居然是郁宁的爹。
  二十年前,那时候陛下还是皇子,他和郁清游历各国,郁清化身弗月公子,在四国文坛无人能敌。
  有这样一位爹,郁宁怎么可能是个草包!
  院长是知道这件事情为数不多的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别人你找院长走后门入白鹿书院不行,但是郁宁却可以来的原因。
  郁宁还以为自己 能来白鹿书院是她大伯出的力,其实并不是。
  下午的乐试开始了,此时在书院中围观的百姓比之前还要多。
  大家除了对赌约感兴趣以外,也想看看世家贵女们的琴艺。
  乐比是当场就可以知道成绩的,五位大儒中,两位通过就是乙下,三位通过就是乙上,四位通过是甲下,五位全部通过就给甲上。
  五位评委中,有人重意境,有人重技巧,有人重难度,大家评判标准各不相同。
  第一个出场的是宋家的小姐,她弹了一首《夜宴曲》
  《夜宴曲》的难度不高,三位大儒给了通过,宋家小姐得了乙上。
  王莹莹是第六个出场的,她对琴艺上没有什么天赋,只选了一首自己特别熟悉的。
  不过她认为就算郁宁在琴艺这里赢过自己,其他的三项也追不上自己。
  最后王莹莹超常发挥,得了一个乙上。
  她记得赏赐郁宁乐考就是一个乙上,这样一比,郁宁在自己面前没有任何优势。
  弹完琴的王莹莹路过郁宁的时候眼神中满是挑衅。
  郁宁看着王莹莹的眼神中带着可怜,现在能开心就多开心一会儿,以后有的是不开心。
  又过了半个时辰,白秋水终于听到了监正叫自己的名字,白秋水抱着琴走上台,台下不少百姓也都精神起来了。
  “来了来了,快醒醒,白姑娘要弹琴了。”
  “听说白姑娘的琴艺一绝,这下我要好好听。”
  “我押了三十两在白姑娘的身上,就没有比这次更让我占便宜的赌局,既能赢到钱又能赏乐。”
  白秋水站在台中间将琴放下,然后对院长以及五位评判的先生大儒们施礼。
  白秋水知道,书院的四项考核之中,郁宁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乐这一项。
  为了能够碾压郁宁,同时在这次考核中展示自己,白秋水思来想去选择了一首《破阵曲》。
  《破阵曲》曲风高昂,难度极大,但她认为这首歌最能表现风骨二字。
  其他的女孩子家弹的大多数是轻快的曲调,表现的也都是儿女情长和及时享乐的主题,她选这首曲子就是为了让众人耳目一新。
  果然,激昂的曲调立马就吸引了在座五位的注意力。
  光禄寺大夫陶正笑着对旁边的人道:
  “很少听见有女子弹这样的曲子。”
  乐阳先生点头:“是呀,此女的技艺精湛,颇有些风骨。”
  倒是另外一个擅长管乐的景安先生没有说话,乐阳先生道:
  “平日里听到好的曲子你不是最欢喜的吗,今日怎么不说话了。”
  景安先生看了看台上的白秋水,音乐是最能够映衬人心的,这小姑娘的技艺不用说,可是要说他的真实感受,所谓的风骨只是表象,她的乐里有一种想要出头的急迫感,这种感觉让他不喜欢。
  景安先生:“再听听看吧。”
  白秋水一边弹琴一边注意几个大儒脸上的表情,见大家都对她点头,知道自己稳了。
  一曲弹罢,来着看比试的周围百姓先鼓掌了。
  “白姑娘弹的好。”
  几个先生将自己的结果递给院长,院长看了一眼笑着道:
  “白秋水,甲等。”
  结果一出来,现场传来不少惊叹,到目前为止,只有白秋水一个甲等。
  王莹莹和秦简听见白秋水得到了甲等,两人开心的恭贺她,只有白秋水自己觉得不满意。
  甲等非甲上,也就是说在场的五个人只有四个人给了她通过。
  那还有一个人究竟是谁?
  不过虽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但这个结果已经让其他人望尘莫及。
  白秋水下台,院长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下一个上台的就是郁宁。
  大家都知道郁宁最擅长的是古琴,本以为这一次她会用最擅长的,没想到抱了一把琵琶上来。
  白秋水疑惑的道:
  “郁宁不是只会弹琴吗,她什么时候学的琵琶?”
  秦简也摇摇头:“以前从未见他弹过琵琶。”
  王莹莹不屑的道:
  “她是见秋水弹的那么好,所以怕被比下去才选择了不同的乐器吧。”
  “你看她连护甲套都没有戴,想必琵琶弹的并不怎么样。”
  郁宁抱着琴,不过不像白秋水那般优雅,郁宁就显得随意的多了
  “各位先生,郁宁要弹的是《十面埋伏》”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